3044am永利二十周年院庆学术活动系列暨沙湖中哲·经典与新知学术讲座:
《易经》究竟是何种意义上的哲学?
6月12日上午,3044am永利在逸夫人文楼D3004教室举办了题为“《易经》究竟是何种意义上的哲学”的学术讲座。讲座主讲人为山东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双博士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辑张丽丽老师,主持人为公司姚才刚教授。中国哲学教研室老师、李莉老师及学院部分博士生、硕士生、本科生出席了讲座。
讲座伊始,张丽丽老师介绍了20世纪以来英语世界易学研究的逻辑演进及其系统化过程,提出中国语言是一种互系性的语言,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和西方不同。张老师认为,《易经》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“神启哲学-自然哲学-语言哲学-有机哲学-心灵哲学-后现代哲学”这几个阶段。
接下来张老师结合《易经》在西方的译介历程,讲述了西方易学研究的相关问题。《易经》在西方的译介始于明末清初,而20世纪初《易经》的经典译本出自德国传教士卫礼贤(Richard Wilhelm)之手。这一德文译本引起了当时西方哲学家的广泛关注,并用来阐述圣经、讨论有关理性的问题等,从而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。其后西方有关《易经》逐渐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,其话题也千差万别,但其主线始终同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逻辑息息相关。但《易经》作为承载中国智慧的经典文本,与西方的思想路径本身不一致。通过仔细分辨和梳理《易经》的译介和接受史,张老师认为,西方学界对《易经》的接受始终围绕着它“究竟是何种哲学”展开,其中突出的仍然是“理性至上”的标准。张老师在清晰地勾勒西方易学研究之脉络的同时,指出了其研究存在的根本问题,从而为易学正名。除此之外,张老师还从伦理学的视角切入,认为易经有助于回答“女性是什么”的问题,由此可以发展出一种研究女性主义哲学的新视角。
在随后的点评和提问环节,肖雄副教授认为,张老师视野宏大,从古典流派追溯至今,具有反思性和创新性;对于张老师有关《易经》与女性主义建立关联的思路,曹元甲老师颇感兴趣,认为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话题。张老师补充道,西方学者始终试图从《易经》中寻找东方的智慧来契合其哲学发展传统,比如大陆哲学的代表莱布尼茨发现《易经》的思想契合自己的二进制,但这本身会忽视《易经》的本义。若反思这种接受史,则《易经》应该是“变化的哲学”。
最后由姚才刚教授作了总结性发言,其后在座师生积极提问,张老师均一一作答。本次讲座内容详实生动,富有启发,在座师生都受益匪浅。
(撰稿:郭静文 审核:阮航)